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446885210C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19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法定代表人 |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承担农业科研攻关课题及指令性研究课题研究;开展农作物、畜禽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配套技术研究;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 |
|||
住 所 |
益阳市桃花仑东路2137号 |
|||
法定代表人 |
汤海林 |
|||
开办资金 |
54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益阳市农业农村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547 |
543.5 |
|||
网上名称 |
益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公益 |
从业人数 |
6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2020年5月9日办理法人变更登记,宗旨和业务范围的变更根据益编办发【2019】32号《中共益阳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市农业农村局所属单位机构编制事项的通知》文件执行,由开展农业科学研究和优质农作物新品种开发及养殖业开发变更为承担农业科研攻关课题及指令性研究课题研究;开展农作物、畜禽新品种选育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开展农产品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配套技术研究;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举办单位的变更根据益发【2019】3号《中共益阳市委 益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益阳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文件执行,由益阳市农业委员会变更为益阳市农业农村局。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严格执行章程。 二、按照核定的宗旨和业务范围,围绕年初制定的绩效考核总目标,开展了以下业务活动。 1、完成国家农业基础性、长期性数据观测工作。 承担的国家土壤质量监测中心“粮田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性状及田间生物群落监测”和“机械作业方式对农田土壤环境影响监测”2项监测任务。共测定72份样品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硝态氮等1000余个数据,完成年度数据填报并通过专家审核。承担的国家植物保护数据中心“粮油作物重要病虫种群、个体变化与抗药性监测”及“农田杂草监测”2项监测任务。完成了二化螟性诱、害虫灯诱数据采集,害虫田间调查,稻田稗草、鸭舌草数据监测共8000余条。承担的国家水稻种质资源的监测工作,共计完成23个水稻品种的30余个农艺性状的观察与分析,已上传数据并通过审核。承担的农业部动物疫病观测监测项目任务,全年采集并检测猪伪狂犬血清607份。由水稻研究室承担的国家水稻种质资源基因库收集,上传水稻种质资源36份。 2、水稻新品种区试、新品种选育取得新成果。 完成湖南省区域试验早稻和双季晚稻共计14个品种的田间试验任务,完成了米质检测田间取样工作。筛选出旭两优529、旭两优969两个新组合参加2020年各级区域试验;两系不育系星S通过安徽省农科院不育系鉴定;中稻组合伍两优华占已完成第一年DUS测验,2020年完成第二年DUS测验,有望完成审定。完成“湘米工程”项目,收集优质稻资源100多份,并开展了稻瘟病抗性筛选试验;完成了早稻低吸镉世代材料加代及早稻新资源创制,筛选出惠民2号、惠民8号等符合育种目标的资源骨干亲本;完成了2018-2019年度南繁育种试验,完成种质资源创新110份,扩繁了5个优质株系;选送美两优536参加现代科企联合体试验,已通过初试,今年续试,有望通过国家级审定。 3、湘北地区生猪粪便资源化利用研究与示范项目通过省级验收。 完成了粪污水源头减排技术的研究,通过养殖创新,从源头上减少猪粪尿水的排放,1个万头猪场肥育舍年减排粪尿水6720t,有机质370.8t,氮26.8t,磷14.8t ;完成了畜禽粪便生态化循环利用模式的研究,创制种养循环利用模式1套,开展了规模猪场污水排放流域种植皇竹草净化的研究,皇竹草对土壤重金属铜、锌、镉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在粪污土壤污染修复方面有显著效果;开展了畜禽粪便转化为生物有机肥关键技术的研究;完成了生物有机肥施用技术的研究,通过不同有机-无机施肥配比,探究有机肥施用对农作物产量及品质的影响,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4、生猪湘北试验站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应对非洲猪瘟对我国生猪产业造成的严重影响,制定规模化猪场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规程1个,制定非洲猪瘟场复养技术操作规程1个,指导1个非洲猪瘟场成功复养,指导1个猪场成功防控非洲猪瘟;湘农科教云平台线上服务共计47次;承接岗位专家任务;上门技术服务200多人次,示范推广非洲猪瘟综合防控技术,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复养技术;举办一次100人规模猪场代表技术培训会即“非洲猪瘟防控形势分析及复养技术研讨会”;开展非洲猪瘟、猪伪狂犬病抗原抗体检测与服务,检测猪伪狂犬病样品642个,阳性率23.8%,为猪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防控提供依据。为本市5个规模猪场提供非洲猪瘟免费检测,全年共检测送检样品200个,阳性检出率17.5%。 5、水稻湘中试验站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全年度开展了水稻生产情况调查,对本地区的水稻生产情况进行了长期监测,为省水稻产业体系掌握当地的水稻生产情况、制定相应的技术措施提供了依据;在沅江乐园村开展了高档优质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和高档优质稻轻简稳产绿色栽培技术研究;在赫山区中塘村进行了200亩双季稻绿色防控试验示范,集成了“蜂、蛙、灯”等技术措施10项,防治效果明显提高,实现农药减量32.5%。;开展了两次技术培训,承担了兆丰农牧科技公司500亩优质稻,红胜农机合作社875亩双季稻和金燕子农业科技公司300亩稻虾生态种养面积的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安化开展了救灾减损技术服务;在南县开展了虾稻品种野香优莉丝和野香优油丝的种植情况调查,并向省农业农村厅提交了调查报告。 6、全面完成藜麦在益阳市的栽培技术试验研究。 完成了藜麦在益阳市栽培技术研究试验和引种、选种、育种试验。通过品种和肥力水平的试验,施用肥料对藜麦的全生育期的农艺性状、干物质、鲜重和鲜干比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产量品种差异显著。通过品种和有机无机混合肥施用量的试验,分析不同混合肥施用量对不同品种藜麦的生长和单位面积藜麦苗产量变化,探索藜麦品种的生长情况、营养成分和口感差异,红色藜麦品种用80kg/亩的8%复合肥+200kg/亩的45%有机肥处理出苗率较高,幼苗生长情况和营养成分综合表现较好,产量较高,为最佳施肥方案。 7、茶园绿色提质增效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取得新进展 开展了有机无机肥配比施肥对茶园土壤质量及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分基肥、追肥两次施肥,均于采摘前施用并取土样,分两次采摘春茶,并制样进行茶多酚、咖啡碱含量、水浸出物、游离氨基酸、重金属含量的检测,发现有机无机配施有助于茶树新梢数的增长,提高茶叶产量。开展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调查试验工作,在茶园安装黄板、茶尺蠖性诱捕器、茶毛虫性诱捕器,定期调查、采集相关数据。完成茶园土样采集、冬季施肥工作,土样测定正在进行之中。 三、取得的主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农业科技人员服务农业农村取得实效:在我市桃江县、赫山区、南县对接服务21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科技人员共下乡603人次,举办技术培训3期,培训经营主体技术人员139人,在3个区县各建立了1个农业科技服务示范基地,集成示范5种以上的产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或生产模式,帮助服务经营主体整体效益提升6.5%。蔬菜栽培主要示范病虫绿色防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有机肥替代化肥、反季节蔬菜高产栽培技术、蔬菜育苗技术等,其中桃江县佛座坳蔬菜示范基地2018年产值620.5万元,2019年产值预计680万元,增效9.6%;水稻主要示范杂交稻三一栽培技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农药肥三减量技术、稻草回收综合利用技术、水稻+油菜种植技术等,通过示范技术赫山区欧江岔科技示范基地每亩田减少用种量3斤,少施复合肥20斤,农药减少10%,平均每亩增收190元,增效14.4%。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2019年,在湖南省科技厅成果处登记研究成果1项;授予2项新型实用专利;申报一项新型实用专利;获益阳市第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