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5-09 10:20:52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446885923E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大中专医、药、护、技人员的教育和培养;继续教育及培训、科学研究。

   

益阳市迎宾东路516

法定代表人

周志宏

开办资金

28717(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人民政府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3353

32291

网上名称

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公益

从业人数

45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1521日变更了法定代表人:中共益阳市委《关于熊炜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益委干【202137号文件 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罗定提等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 湘政人【20212号文件 2021521日变更了宗旨和业务范围:《关于印发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益编发【200834号) 《关于调整益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教辅机构的批复》 (益编发【20214号)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关键之年,我们克服疫情的影响,通过准确研判和把握职教改革新形势新任务,聚焦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强专、创优、升本”为路径,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各项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抓党建、强根基,党的领导坚强有力 一是学习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庆祝党的百年诞辰系列活动,加强和改善党对离退休工作和群团工作的领导,召开三届一次教代会和二次教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工会委员会,激发了全体师生的爱党爱国爱校热情。 二是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坚持以政治建设带动党组织各项建设,创新党建工作方式,实施“基层党建+”工程,开展“减惯性、去惰性、提血性”四大引导行动;进一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从严从紧抓作风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政风险防控,“清廉校园”和“清廉医院”建设初显成效,校园面貌风清气正。 三是党建工作硕果累累。完成党总支、党支部换届,教职工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达到100%。表彰了1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34名优秀共产党员、3个先进基层党组织;还有2个支部被评为市级优秀基层党组织,6人被评为市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1个党总支被评为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 (二)抓改革、谋发展,治理成效不断提升 一是抓顶层设计。科学编制了“十四五”发展规划(草案),谋深谋实学校专业建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校园建设、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发展目标思路和举措。抓“双高”项目建设工作,成立了由党委书记、校长为组长的“双高”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领导学校“双高”项目建设工作。抓提质培优,承接并制定21项任务(项目)整体建设方案和分项建设方案,出台《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办法》等5个制度,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持续深化学校内涵建设。 二是抓“三大改革”。治理体系改革方面,明确九大重点任务,完成首轮机构职能调整,分批调整4批次领导干部,完善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以“提质培优”项目实施为抓手,着力推进“三教改革”,做到教学质量和教学考核指标两手抓、两手硬。附属医院改革方面,全力推进机构改革、人事改革、绩效改革,驻医院纪检组牵头重新与供应商谈判,骨科高值耗材在省中标价的基础上下降50%,普通高值耗材在现价的基础上下降20%30%,医院整体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三是抓重点项目。成功申报2021年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益阳医专康养人才培养及示范化基地建设项目,项目规划建设和配套设备采购工作已全面启动。正在申报的地方政府债券项目——益阳医专养老托育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建设项目,现已取得市发改委的立项批复。 (三)抓竞赛、促教学,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一是师生竞赛捷报频传。先后成功举办校级教师职业能力课堂教学比赛,成功承办益阳市首届职业技能大赛中的育婴员、养老护理员、健康社会照护、中药炮制工等四项赛项,成功承办2022年度湖南省“楚怡杯”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健康与社会照护赛项。在省级技能竞赛中,师生共获奖50项,其中教师组获奖15项(一等奖1个、二等奖6个、三等奖8个),学生组获奖35项(一等奖6个、二等奖15个、三等奖14个),特别值得肯定的是我们实现了职业院校师生竞赛省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二是人才培养成绩斐然。学校“1+1+1”人才培养模式申报省级教学成果,被《中国教育报》要闻版头条、《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多家媒体宣传推广。新拓展挂牌5个教学医院,教学医院增加至11个,组织教学医院师资培训61人,安排5个专业769名学生在教学基地学习培养。专升本报考1649人,正式录取581人。毕业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整体通过率为96.4%,其中大专通过率为98.71%,远超全省乃至全国同类院校。 三是学科建设亮点纷呈。学校成功入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省仅有5所学校入选。成功申报6个非国控专业。202113个专业人培方案、学生技能抽考评审合格,其中护理和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获评优秀。组织教师参编教材34本,立项申报教研教改课题9项、校级精品在线课程10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4项、省级精品课程认定项目2项和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 四是“三全育人”成效喜人。打造“十大育人体系”、校级育人文化和工作品牌,创新思政课程教学模式,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实践活动”思政教育大格局,开展“四史思政大课”“思政实践课堂”“劳动+”融合课程、“青年大学习”“青马工程”学习实践活动,7个工作案例入选湖南省高校“十大”育人示范案例。招生就业工作稳中有升。建立了11个优质生源基地,高质量完成了新高考改革元年的招生录取工作;初次就业率首次达83.99%,年终就业率达91%。 (四)抓合作、促帮扶,社会服务不断深入 一是推进校企合作。学校与5个集团公司签订了《校企合作框架协议》,成功申报湖南省基层临床医学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集团及医教协同项目。筹建的临床医学职教指导委员会已获省卫健委同意。成功申请为“全国卫生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创新发展联盟”理事单位和“湖南省社区学院联盟”“湖南省老年健康服务产学研协同创新联盟”副理事长单位。 二是加强科研服务。成功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新增益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安化多花黄精加工技术及其产品开发重点实验室)。课题立项53项(含市重点实验室1项),其中省级课题6项,进校资金35.2万元;课题结题65项。荣获市级成果奖15项。 三是深化继续教育。学校与益阳市老年大学联合建立老年大学健康教育示范基地,成功获批省技工院校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成功获批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社会培训评价组织。开展养老护理员等职业(工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培训473人;组织600名学生参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考核,各证书平均通过率达96%。成招专升本788人、专科招生267人,招生人数大幅提高。 四是发展医疗服务。附属医院全面推进优质服务,开展“健康中国·益阳”行动,引进“肖氏正骨”传承工作室,选派优秀医师驰援张家界、河南抗疫,深入社区农村开展义诊活动,医疗服务水平及区域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单日住院病人稳定在400人以上,最高达到了510人,较去年增长14.7%。附属口腔医院以患者满意为基点,做大做强做优护理服务,打造品牌口腔医院,全年接诊患者近8万人次,增长40%;增长30%。 五是助力乡村振兴。实施教育扶贫专项行动计划,为全省国家级贫困县定向培养基层医疗人员80余名。学校与市供销社、电信益阳分公司向赫山区八字哨镇竹湖村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筹集和争取资金100万元,推动村庄规划编制、村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 (五)抓班子、带队伍,激发干事创业热情 一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组织两次公开招聘。 二是加大干部选拔力度。出台《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实施细则》,组织各级各类干部培训200余人次,其中厅级2人次、处级7人次、其他190余人次。 三是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分5批次组织开展“金华淬火砺锋芒”聚焦式分享系列主题活动,培训800多人次。省普通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省芙蓉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岗位候选人、省职业院校优秀教师候选人、省财会金融人才支持计划遴选工作候选人各1人,市首批高层次人才候选人5人。新增认定高校教师资格31人。完成职称评审29人,聘任55人至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六)抓民生、办实事,师生感受更加温暖 一是抓实疫情防控。调整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制定方案、建立机制,压实责任、细化措施。审时度势,精准把握开学与放假时间。坚持群防群控、联防联控和校园封闭式管理,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抓好宣传教育和健康监测,积极组织师生员工接种疫苗,确保了全体师生健康安全。 二是办好民生实事。各部门、系部积极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组织党员、青年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文明城市创建等各类志愿服务200余次。全年完成校内雨污分流、道路提质改造、多功能厅装饰装修、田径场塑胶跑道改造和实训楼厕所提质改造等项目建设,师生工作生活条件逐步改善。 三是建设幸福家园。工会、团委、宣传统战部等部门积极组织教职工慰问、春游、趣味运动会、迎新生日会、新春联欢会等活动,按政策发放节日福利,师生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保卫处开展安全集中整治“百日会战”,校园安全环境持续优化,学校获评市平安建设(综治工作)平安单位、先进单位等。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