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1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市劳动监察局)
作者:    发布日期:2022-06-10 09:29:38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329387861B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益阳市劳动监察局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劳动监察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劳动监察。

   

益阳大道东1089

法定代表人

谢灿华

开办资金

1(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

1

网上名称

益阳市劳动监察局·公益

从业人数

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与实施细则。2021年度未申办相关登记事项。

2021年,全市劳动监察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市人社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积极拼搏,奋发进取,全面保护劳动所得,持续完善工资支付保障制度,严格依法惩处违法欠薪行为,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 一、组织领导显著加强 市委、市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年初市委书记瞿海主持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根治欠薪工作。118日至210日,常务副市长熊炜带队开展“督案件、解薪结”专项行动,组建8个督导组,带着问题和重点案件线索分赴各区县(市)督导。317日,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市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暨迎省检培训会议。5月下旬,领导小组组织相关成员单位对各区县(市)2020年度根治欠薪工作进行考核。618日,市委副书记熊炜组织召开市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部署根治欠薪迎国检工作。115日,市政府领导主持召开全市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 政府属地责任履行到位。全市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根治欠薪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治欠保支工作。根治欠薪工作被纳入市、县有关部门及下级政府考核监督和真抓实干的内容,劳动监察工作得到了市、县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 劳动监察队伍建设加强。9月份,市局组织部分区县赴株洲、长沙等地交流学习。12月,市劳动监察局增加2名年轻肯干的劳动监察员。通过对标学习和人员增加,全市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水平提高,执法保障显著强化。 二、推动《条例》落地生效 全市开展《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实施一周年“五个一”宣传活动,在市广播电视台会展中心招聘会场、益阳万达广场开展《条例》宣讲活动;走进施工项目现场开展“学党史、送政策、办实事、解薪结”活动;制作《条例》动漫短视频,在益阳广播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播放;对违反《条例》的典型案件,通过益阳日报、市人社局官网等平台进行社会公布。全市范围累计开展《条例》学习17批次,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19次,进社区、园区、企业设点宣讲44次,发放《条例》及相关资料71000余份, 按照《条例》的要求,制定印发了《益阳市工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管理实施办法》,对市中心城区在建项目实行项目联络人负责制,每个项目均配有一名劳动监察员对应指导,督促在建项目相关制度落实,通过对项目的持续检查与指导,推动全市项目工地按《条例》要求建立完善各项根治欠薪法定制度。 充分发挥省两网化监控预警平台的作用,加强对各区县(市)项目的监管,督促《条例》各项制度在区县(市)项目工地落地落细落实。截止至1231日,全市共有在建项目176个,存储保证金项目170个,保证金覆盖率达96.6%;住建系统平台在建项目155个,有考勤的项目154个,用工实名制率99.4%;农民工工资专户匹配成功167个,匹配率94.9%;已启用专户170个,启用率96.6%;未按月发放工资预警处置率100%,未足额发放工资预警处置率100%。 三、常态治理务实便民 保证举报投诉渠道畅通。建立线下“一窗受理”和线上“一网通办”举报投诉机制,规范服务接待窗口,公开12345举报投诉电话、网站、“欠薪维权微信公众号”及“智慧人社”欠薪问题线索举报投诉二维码,确保窗口、电话、网络、信件等各个维权渠道畅通。市县两级均已建立举报投诉受理周调度制度。今年全市共收到劳动者投诉举报1490起,市长热线转办工单2019件,红网、书记信箱、投诉直通车38件,均在规定时间内协调处置到位。 及时处置欠薪问题线索。对于国家欠薪平台反映和现场投诉受理的欠薪线索,整理成欠薪线索台账,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要求,督促相关区县(市)处置到位。截止至年底通过国家欠薪投诉平台反映欠薪线索560起,现已办结553起,办结率为98.8%。共立案处理投诉案件81件,在规定时间应结案件75件均已结案,结案率100%。移交涉嫌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案件17件,涉及劳动者818人,涉及金额1064.77万元,按期结案率100%。 劳动监察各项行动有序开展。一是持续开展2020年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坚决落实部、省、市春节前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的决策部署,专项行动期间,全市共受理农民工欠薪投诉举报158起,协调解决152起,立案处置6起,移送公安机关2起,累计为5642名农民工追回欠薪13003万元。二是实施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工作要求,在全市范围检查136家单位,其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18家,用人单位18家,发现15家单位存在发布(提供)虚假就业信息、3家单位存在扣押证件的问题,均已责令改正。三是开展就业招聘中不合理限制条件排查整顿专项行动。依照职责对20家用人单位开展专项检查,对设置用人不合理限制条件的单位当场指出问题要求其立即整改。四是开展女职工产假等权益专项执法检查,检查单位85家,发现问题整改16件,有效维护女职工权益。 稳步建设企业诚信。持续推进企业诚信建设,通过日常巡查、专项检查和用人单位专题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宣传我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政策,帮助企业重视诚信建设,鼓励企业自主申报,今年评选出湖南广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为守法诚信A级单位,将湖南锦佳鸿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评定为C类企业,向社会公布了资华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重大违法行为,将湖南锦佳鸿智能门窗有限公司纳入“黑名单”管理,严厉惩戒不诚信企业。 四、隐患问题重拳出击 不断强化排查督查机制。全市先后组织多轮“全面欠薪隐患排查”“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督查”“督案件、解薪结”集中督导行动、常态化的电话抽查等行动。通过排查、督导和常态化电话抽查,杜绝工作盲区,实现欠薪案件动态清零。今年省局交办的6件欠薪线索已全部处置到位,并在规定时间上报省局,上级反映良好。 开展对工程领域欠薪线索单位集体约谈。全年先后三次组织34家投诉频次多、农民工人数多、欠薪金额大的项目建设单位和施工总承包单位进行集体约谈,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到位,并让约谈机制形成常态化,集中解决欠薪重点、难点问题,确保农民工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不断完善劳动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不断强化部门联动,建设劳动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劳动监察部门与公安局治安支队联合执法,疑难欠薪案件由公安机关协同提前介入,今年共协同处置案件3,为农民工追回劳动报酬810余万元,实现对欠薪问题快反应,快处置。劳动监察部门加强对接人民法院,今年2月赫山区人民法院将城区某房地产项目欠薪案件执行到位,追回农民工工资1700余万元。 然而,我市经济发展整体基础略为薄弱,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经营企业欠薪问题隐患较多,恒大等房企失信对住房建设领域影响较广,亟需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用工指导和服务,推进建筑工程领域落实《条例》法定制度,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防范发生劳动者讨薪群体事件,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一、持续推进2021年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市、县两级均组成工作专班,实施联合办公、联合接访,紧盯欠薪线索的排查预警并及时处置,加大舆情监测和正面宣传,将涉及人数多、金额较大、案情复杂的欠薪问题列入重点督办范围,对一时难以清偿欠薪或出现企业主欠薪逃匿等情况,及时垫付农民工工资或基本生活费,牢牢守住不发生群体性和极端讨薪事件的底线。 二、突出营造“无欠薪益阳”的社会氛围。我市将通过全市各类媒体同步推出根治欠薪人物事迹宣传,宣扬企业关爱职工、员工爱护企业等方面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创建劳动关系和谐益阳的良好氛围,并结合根治欠薪工作相关考核办法,制定无欠薪区县(市)和无欠薪项目建设的相应评比细则,2022年初统一进行评比表彰,鼓励和引导各区县(市)和项目单位争创无欠薪区县和无欠薪项目。 三是大力推进和运用农民工工资支付预警监测平台。按照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建设要求,积极发挥平台监管功能,有序推进平台部署应用,实现互通共享工程项目审批、资金拨付、劳动用工、工资支付等信息,充分发挥出平台在工程建设领域监管作用,运用“大数据”推动全市根治欠薪工作取得新成效。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