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2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作者:    发布日期:2023-04-18 15:07:50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670770151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益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承担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及相关贷后管理工作;承担中等职业学校的国家助学金管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和市管高等院校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管理工作;统筹、协调好社会捐资助学等工作。

    

益阳市桃花仑西路685号

法定代表人

唐建新

开办资金

2(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教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

2

网上名称

益阳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益

从业人数

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1.全面落实国家、全省学生资助政策。今年,我市不折不扣落实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以资助家庭贫困学生为重点,以助扶贫,以助励志,取得了阶段性成绩。 2.中职助学21655人次,受助金额2165.5 万元;中职免学费64620人次,受助金额 8099.28万元。以上合计资助学生 248915人次,受助金额1.91亿元。以对接乡村振兴为主题,实现精准资助。精准资助建档立卡等五类家困学生是教育扶贫的一项重要工作,该工作点多、面广、线长、要求高,对此,我们要求各地各校“全覆盖,无遗漏,零差错”,务求应助尽助。一是线上比对。根据全国学生资助管理系统和全省“一单式”系统与各地各校学籍系统进行春季和秋季比对。二是线下摸底。学校组织各班班主任,在全班学生中进行摸排申报,重点摸排区域外和省外建档立卡等四类家庭困难学生情况,以防遗漏。三是重点调查。6月25日至7月1日,我们根据全市安排,深入安化冷市镇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乡村振兴督查,重点调查该镇贫困户和边缘户受助情况。今年,全市共资助建档立卡家庭困难学生 107623 人次,资助金额 7097.2万元。 3.组织了今年春季、秋季市直本级学生受助资格核查工作。今年春季和秋季,为确保精准资助和公平资助,我中心组织对市本级高中学校、中职学校、技工类学校、特校和幼儿园开展了春季、秋季学生受助资格人数核查和资助流程督查。核查组深入各校、各班核实学生在校、在籍情况,只有做到人、证、籍“三合一”,才能享受国家资助。同时,还指导并检查了市直各学校对建档立卡等五类家困学生受助的落实情况和档案整理情况。 4.继续推进全市惠民惠农财政补贴“一卡通”问题专项督查工作。一是对市直相关学校建档立卡资助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二是对省厅通过大数据比对发现的近几年未通过“一卡通”发放的问题清单,责成各地作出详细说明实整改。 5.今年根据中央彩票基金资助计划,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励耕计划”和“滋惠计划”的申报、评选、公示和资金发放工作。“励耕计划”按“困难”和“特别困难”两类共资助家庭困难教师198人,发放资助金额209万元;“滋惠计划”按省内500元和省外1000元标准共资助大一新生888人,发放资助金额52.5万元。两项计划的实施解了困难师生的燃眉之急,受到社会好评。 6.抓实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一是上半年,我市开展了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受理标准化建设达标验收工作,通过采取听、看、查、问方式开展实地查验,资阳、赫山、南县和安化生源地办理场地顺利通过省检,四地各获省奖补资金2万元;至此,我市各区县市生源地贷款场地全部达标合格。二是下半年,我们对桃江、南县、沅江和资阳大学生生源地贷款工作进行了抽查。今年,我市大学生生源地贷款人数4825人,比去年同期4293人,增长了12.4%;贷款金额5362万元,比去年同期4084万元,增长了31.3%。 7.开展了中职生全国奖学金评审工作。今年我市参评指标40人,每人奖励6000元,该工作通过了指标细分、学校推荐、省级评审、部级复评、社会公示等环节工作,年底前资金将发放到人。 8.积极参加湖南省学生资助研究会工作,去年我中心被省资助研究会评为“先进单位”和“优秀二级机构”。 9.按时做好了全国资助系统的培训、录入和查重工作。 10.按时做好了市本级学生资助的办卡、换卡和打卡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