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3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市妇幼保健院)
作者:    发布日期:2024-04-22 15:01:29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44688535X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益阳市妇幼保健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妇幼保健院(益阳市儿童医院、益阳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全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技术业务指导与培训、开展相应的临床业务;托育服务

    

益阳市团圆南路212号

法定代表人

邓治国

开办资金

3021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30210

30269

网上名称

益阳市妇幼保健院·公益

从业人数

453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2023年,我单位严格按有关变更登记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的规定执行,变更了开办资金,由22056万元变更至30210万元;变更了宗旨也业务范围,在了宗旨也业务范围中增加了“托育服务”职责职能。

2023年工作成效: -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不断加强党的组织建设,深化理论学习,大力开展“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活动,各支部联点领导、支部书记、青年党员纷纷联系自身经历和工作实际开展“微党课”宣讲。二是建立“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各支部组织党员进学校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活动,举办了“医心向党·快乐成长”儿童心理与生长发育等党员志愿服务140余次。三是深入推进书记、院长查房,开展大部制交班,大兴调查研究,增进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四是扎实推进 ,开展“走找想促”,形成了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的 ,提交并解决调研问题23个。五是落实市委“三项行动”和“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在全院组织开展能力素质提升培训,严格按照过紧日子的要求,加大宣传力度,加快业务能力提升,降低后勤能耗,压缩经费开支。六是强化品牌效应,以名医工作室为依托,建设4个“四星党支部”,申报孕产保健部1个“五星党支部”。七是进一步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加强了科普宣传和舆论引导,发布季刊4期,宣传稿450篇,科普文章140余篇,宣传视频64个,其中原创科普视频40余个。-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走深走实。一是全面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召开党风廉政建设、行风建设和清廉医院建设推进会2次,供应商集体廉洁谈话见面会1次;邀请了纪检组组长胡卫东上专题廉政党课1次;组织全院干部职工集中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典型案例,拍摄清廉文化宣传视频1个、制作“清廉妇幼”展板2块;出台了违规收受红包礼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对科室廉政风险点和中层骨干进行了摸排,开展集体廉政谈话2次;对全院干部职工发布节前廉政短信提醒,签订了《拒绝酒驾醉驾个人承诺书》;每周由纪委组织综合督导组开展院内“三甲创建”“纪律作风”“三项行动”“节能降耗”等综合督查。二是深入推进“五医”联治及医德医风问题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出台了《益阳市妇幼保健院医德医风问题和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从关键少数、医保基金使用、廉洁从业九项准则、医德医风、医疗质量安全五个方面开展院内自查自纠,持续开展麻精药品自查自纠和整改。开展专题学习5次、警示教育12次,关键少数、关键岗位提醒谈话22人次。签订了《供应商廉洁承诺书》28份,党委班子、中层骨干递交《个人廉洁承诺书》75份。查处问题55项,发出整改通知单22个,召开专题反馈会2次,处罚母婴安全制度落实不规范、不良事件、患者投诉的科室及个人等19次。-破解资金压力保运转。对外:一是调整还本计划。调整固定资产贷款的还款计划,将还本压力逐步后延,以时间换空间。二是调整贷款利率。降低存量贷款利率至3.7%,年节约利息成本134万元。三是积极争取化债贴息。市政府同意对我院专项债券和银行贷款继续给予贴息支持,对我院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经费按照原有财政负担原则纳入部门预算。四是立项争资。申报妇产科能力提升项目与儿科能力提升项目,项目资金3840万元;申报儿童友好医疗保健服务体系建设项目,计划争取资金2000万元。对内:多措并举,控制运行成本。一是人力资源。严格控制人员成本的不合理增长,调整绩效分配方案,强化人力资源的合理调配,实现了部分人员劳务派遣模式,降低人力成本。二是后勤管理。制定《节能降耗实施方案》,后勤、总值班、物业加大了巡查力度,水、电、空调等划分责任片区,分片包干。三是采购。2023年审计基础建设项目共80项,报送金额合计180.47万元,审减金额合计21.50万元,审减率11.91%;重新签订合同或补充协议共计约34份;辅助生殖中心试剂全部下调8%,普通低值耗材下调6%,医保收费项目相关试剂耗材按收费项目的同等比例下调,卫生材料与试剂等成本减少204.5万元,预计年节约成本300万元以上。四是机制整合。将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搬迁至我院,节省社区的办公用房、后勤、物业等开支100多万元。-安全保障。一是医疗安全。完成了妇产科急诊设置,综合ICU接收了2例病人,组织开展业务查房40余次,危重孕产妇评审4次,医务部组织开展产后出血、新生儿复苏等急救演练20余次,成功开展院内危急症抢救97次,各重点科室每月开展不少于1次的急救演练。三甲创建以来,各住院、门诊科室每周开展2-3次急救演练,每季度召开1次医疗安全质量分析会。院感科每周开展1次院感查房,多次开展院感知识培训,加强了医疗废物、废水的管控,减少了院感事件发生,院内感染率0.16%。二是护理安全。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开展督查106次,护士长查房53次,每月开展护理部查房、护理质量安全分析会和护士长例会,召开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4次、对41例护理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整改落实,对全院急救车进行同质化规范管理。三是消防安全。加强了安全生产知识宣传、制度落实、值班值守和隐患排查。发现并落实整改安全问题30余个,对消防控制室、电梯机房等重要岗位和重点设备进行了17次全面排查,组织全院开展反恐防暴、电梯困人、灭火等应急演练20多次。四是后勤安全。加强了全院特种设备巡查,定期对直饮水及二次供水水样进行了检测,对食堂原材料每月进行了抽查,每周菜单进行了审核,确保食品和饮用水安全,对食堂消防燃气安全进行了自查和整改。-全市妇幼健康服务工作稳中有进。(一)全力保障母婴安全。一是加强了培训和督导,2023年举办了12期妇幼健康服务相关的线上线下会议和培训,累计培训2084人次。组织专家对基层进行工作督查和指导共7次,参与人员251人次。二是重点加强了孕产妇健康管理和高危孕产妇管理质控,每月抽查50份孕产妇健康档案进行质控,每月抽查橙色预警孕产妇个案进行督导,对所有红色预警孕产妇进行动态跟踪管理。三是2023年辖区内未发生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7‰,婴儿死亡率2.21‰,新生儿死亡率1.19‰,均达到省定目标。在全市开展出生医学证明督查,严格要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和整改。(二)大力推进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各项目管理单位和医疗保健机构对近三年来的项目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病历和报表、个案卡开展全面质控和查漏补缺,项目管理不断规范,医务人员对项目核心知识知晓率明显提升,项目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落实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为72813名35-64岁的农村适龄妇女提供了免费“两癌”筛查服务。发现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症人数367人,乳腺癌前病变及癌症人数58人。(四)统筹推进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全市免费婚前医学检查率93.07%,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01.34%,叶酸服用率97.82%,叶酸服用依从率95.87%,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9.49%,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9.48%。为全市18334名孕产妇提供了免费产前筛查服务。为全市18623名新生儿提供了先天性心脏病筛查服务。活产出生缺陷发生率74.32/万,围产儿出生缺陷发生率87.88/万,较2022年有所下降。-医疗业务发展亮点纷呈。(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23年,医院门诊量为238252人次,较去年全年229317人次增长4%;入院10234人次,较去年9014人次增长13.53%;出院10365人次,较去年8943人次增长15.9%;门诊手术台次2827台,住院手术台次4166台;C、D型病历数4588例,较去年4419例增加3.82%;本院三级手术562台,四级手术178台,国家级四级手术7台;分娩数2022人,活产数2037人。(二)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开设了综合内科、外科、医学美容科,完成了综合ICU建设。开设妇科日间手术,新开妇产科急诊、心理门诊等诊室。夫精人工授精顺利通过正式运行国家级评审,2023年5月,我市首名“人工授精”宝宝顺利诞生。顺利通过市级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复评、产前诊断校验评审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校验。眼科、外科、医学美容科通过了省卫健委资质审批。在全院各科室大力推广敷贴、艾盐包等中医适宜技术,开展了雷火灸、小儿药浴等项目。医院成为湖南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湘中医”医疗联盟单位;儿科成功申报为益阳市中医重点专科培育专科。开展新项目、新技术23项。(三)教学科研工作取得新进展。4月份挂牌为益阳医专“双师型”教育培训基地,培养两届助产班学生64人和38人。与益阳市梓山湖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医教合作签约,成为学校“心理健康医教结合共建基地”。2023年接收检验、康复、口腔、药学4个专业共计实习生20人,接受基层单位进修培训55人次。2023年通过市级科研课题3项。(四)绩效考核工作成效明显。有效收入占比73.3%,同比提升2个百分点;医疗服务性收入占比32%,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其中:中医门诊收入同比增长24%;门诊次均费用同比下降16%,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3%;床位使用率79%,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夯实。2023年,医院加大了人才的引进与培养。一是加强了人才引进。引进副主任医师2名,全日制研究生8名,其中中南大学研究生1名。柔性引才引进市五医精神科医生,赫山区三医院放射科医生,市中心医院病理科医生参与医疗工作。朝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7人。二是加强了人才培训。外出参加培训学习、学术年会34次,合计80余人次。外出进修学习23人次,医师轮岗16人次;邀请院外专家授课20余次。三是加强了培训和考核。医疗、护理每月进行1次理论考试;加强了心肺复苏、新生儿窒息复苏、手卫生、灭火器使用、不良事件上报等培训考核;强化了危急重症孕产妇急救演练和安全生产演练。-三甲创建工作持续推进。创建过程中,医院严格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加强细节管理,通过PDCA循环,规范医疗行为,推进学科发展。今年5月以来,每周到临床科室开展一次交班,每月开展一次四大部查房,开展了PDCA案例竞赛。组织相关科室主任到长沙市、永州市妇幼保健院学习;邀请了省妇幼保健院教授等来院进行指导。2023年5月份通过了省级四级电子病历评审。10月27日,启动了10S管理工作,10S管理开展以来,院容院貌明显改善。-“三个能力提升”活动持续开展。一是提升医疗质量。通过规范定期召开医疗质量、护理质量分析会,启动规范医疗文书书写行动,加强环节质控、交叉质控、终末质控,强化人员培训考核和急救演练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开展环节质控56次、交叉质控12次、终末质控每月一次,形成质控分析报告20余份。二是卓越服务。积极推进门诊信息化、智能化,开展全面预约服务、群组服务和客服服务;产科设立早孕保胎、高血压、糖尿病、围产营养等亚专科门诊,多学科联合门诊,在设立午间门诊的基础上实行延时门诊;便民温馨化,提供爱心早餐、爱心车位等服务,开设形式多样的孕妇学校、父母学校科普课堂238次,使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三是精准服务。夯实妇幼保健网底,对辖区内高危孕产妇进行一对一面访,登记,督促其规范产检,建立长效、优质服务。2023年朝阳社区共开展面访438人次,邓石桥社区共开展面访104人次,合计542人次。四是志愿者服务。在疫情防控、创文巩卫、重大迎检、下乡义诊等活动中,志愿者服务与日常工作同步开展。全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1300余人次,共计5100余小时。-延伸服务项目取得新进展。6月正式挂牌益阳市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托育服务项目获得160万元资金支持,目前已动工建设。月子中心完成选址、设计方案和运营方案制定,其中5楼已于1月28日开始试运行。月嫂和育婴师培训已与益阳医专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正在筹备招生。亲子鉴定项目已初步完成了实验室选址、设备已列入了2024年度购置计划。省司法厅、市司法局相关领导已经来院调研,积极支持医院开展此项业务。 2024年十大重点工作: 我们将做好强化党建引领,加强清廉医院建设、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扎实开展妇幼健康工作、着力推进三甲创建工作、大力推进学科建设、提升急诊急救能力、加强医保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持续推进绩效考核工作、加快推进延伸服务十大重点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有效期:2020年12月22日至2035年12月22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2023年,医院先后7次获得“银城最美医院”;荣获“市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荣获“全省母婴安全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出生缺陷防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节水型单位”“省级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益阳医专2022-2023学年度‘1+1+1’人才培养“学生管理优秀单位”、益阳市2023年“5·12”国际护士节诗歌朗诵比赛团体“三等奖”;益阳市第二十三届大众运动会气排球比赛男子组“第三名”,女子组“第五名”;益阳市2023年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益阳市2023年现场救护第一目击者行动科普知识竞赛“三等奖”、“2023年度益阳市平安医院创建先进单位”、2023年益阳市中医药职业技能比赛团体三等奖、党建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优秀范例”等多项荣誉。2023年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获得4个单项总成绩一等奖的个人,可按程序申报益阳市五一劳动奖章。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23年,医院没有接受过捐赠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