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4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益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5-08 09:41:51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668562169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益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定代表

刘惠明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人事和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承办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办公室的具体工作。

    

益阳市赫山区益阳大道1089号4楼

法定代表人

刘惠明

开办资金

1.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5

1.5

网上名称

益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公益

从业人数

8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执行。

 一、工作任务完成情况 (一)基本情况。2024年,全市共处理劳动争议案件3050件,其中案外处理1900件。立案受理1150件,审结1120件。共涉及劳动者3350人,涉案金额5533余万元。市本级受理劳动争议案件1760件,其中案外处理1235件,立案受理525件。全市调解成功率79%,仲裁结案率95%,仲裁终结率78%。 (二)重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及成效。 1.省厅考核指标完成情况:一是全市劳动仲裁案件调解率达79%,结案率达95%,均超省厅考核目标任务。二是全国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平台网上申诉案件共223件,已处理223件,有效及时处理率为100%。三是金保二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系统运行情况,全市录入办案系统案件数为1086件,及时录入率为100%。四是真实准确按时按质完成报送MAI、MA2统计表电子档和纸质档以及形势分析报告。已完成第一季度至第四季度MA1、MA2统计报表和调解仲裁工作形势分析报告4篇。五是推进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全市共有金牌调解组织23家,新建企业调解组织5家。规范了工会+人社调解中心运行机制,调解率进一步提升。六是全市积极组织开展巡回仲裁庭进园区宣讲。选取矛盾纠纷较为尖锐和点型案件,在工业集中园区开展巡回仲裁庭审理活动,同时开展劳动法律法规的宣讲咨询,今年全市已开展8次巡回仲裁庭、25次法律法规宣讲活动。七是开展了案卷评查工作。今年5月市仲裁院院对区县各仲裁机构案件质量进行了抽样评查,从申请受理、办案程序、事实认定、法律适用、仲裁文书、结案审批、案卷归档等方面43个要点进行打分。同月省厅评查组到我市开展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质量交叉评查工作。抽查了市本级、沅江市、赫山区仲裁院2023年度的案件质量,评查组对我市的案卷质量给予了充分肯定。 2.仲裁效能建设工作情况:一是继续加强立案前调解工作。在征得双方当事人同意的前提下,由仲裁员组织调解,时限为最长为15天,一般简单的案件都能调解结案。今年以来,成功调解劳动争议案件257件,大大提高了争议处理效率,化解了双方矛盾纠纷,赢得了当事人的好评。二是继续开展企业一对一服务 活动。选取劳动争议多发频发的重点企业,由仲裁员分别与企业负责人建立企业一对一服务微信群。指导完善企业内部规章制度,规范用工管理,减少用工风险,及时处理苗头性的劳动纠纷。今年以来,为企业解决处理纠纷共360余次。三是重视信访案件处理。共及时处理市长热线红网等各类信访案件115件。四是建立案件回该制度。进一步健全风险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和解协议履行和效力。五是开展要素式办案。益阳全面推行要素式办案模式,全年要素办案共235件。六是推进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建设。全市速裁庭及速裁团队受理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数19件,涉及农民工人数19人,其中调解14件,调解率为74%,涉案金额69.1万元,进一步推动了仲裁案件快立、快调、快审、快结。七是推动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联合调解机制建设。全市建立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调解室共8个,聘用43名兼职调解员开展调解工作。工会与仲裁部门建立长效联络机制,工会+人社劳动争议调解员进行排班对接案件,整体对接工作有序开展,今年以来共调解案件48件。 二、主要的亮点特色 (一)仲裁工作站位高,社会效果好。今年以来,益阳高新园区企业遭遇生产经营困难,效益普遍下滑,部分企业停产减员,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案件集中爆发式增长。针对这个局面,仲裁院专门召开全体仲裁员会议,形成了统一的办案思路。一是做好疏解工作,稳住局面;二是做好法律法规宣传,提出和解建议;三是留意个别劳动者情绪变化,避免极端事件发生;四是注重调解,促进双方矛盾化解;五是依法裁决,维护争议双方的合法权益。由于仲裁员提前预防、工作细致,今年下半年步步高、国联水产、中科宇能、金博碳素、信维通信等一次性裁员10人以上的企业没有出现不稳定因素。 (二)仲裁员爱岗敬业,案件质效进一步提升。调解是处理矛盾纠纷最有效的办法,可以短时间内定纷止争,平息矛盾。调解工作对仲裁员而言也是一种考验和挑战,需要自觉自愿付出更多的时间精力,期间还可能遭遇来自当事人不理解的言语和行为,用一句俗话讲有可能自讨没趣。尽管如此,仲裁员依然以精湛的业务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任劳任怨的工作作风、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尽最大努力做好双方当事人的调解工作。今年在案件数量和难度双增长的情况下,全年的案件调解率进一步上升,2024年全院人平开庭审理案件90件,整体调解率达79%(比去年增长3个百分点)。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工作过程中,全市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件处理难度增大。受经济大环境影响,企业停产减员现象增多,劳动争议数量上升,双方矛盾进一步尖锐,调解难度加大。 (二)基层调解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基层调解组织受认识高度、人员经费、专业知识、公信度等因素的影响,实际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频次不高。两级仲裁机构对基层调解组织的指导不足,导致仲裁救济成为劳动争议处理主要方式。 (三)队伍建设需进一步加强。一是办案队伍力量还较薄弱,案多人少的情况长期得不到解决。二是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加,各级仲裁部门办案人员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严重影响了办案质效。三是个别区县市人员流动大,专业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宣传力度不够。尽管开展了不少劳动法律法规宣传工作,但仍有一部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对劳动法律法规的了解程度有限,普法工作任重道远。 四、2025年工作思路和措施 为了进一步提高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工作质效,新的一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继续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基层调解组织工作人员培训和队伍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工作效率。指导各级调解组织、金牌调解组织规范调解工作程序,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二)全过程使用办案系统。大量的案件从立案到文书生成、开庭审理、案件审批等流程全部使用金保二期仲裁办案系统,提高办案效率。 (三)加强联动合作。一是加强与人民法院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信息共享,做到裁审受理范围一致、标准统一。二是与劳动关系科、工伤保险科等相关部门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信息资源,合力化解矛盾,提高劳动人事争议的解决效率。 (四)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采取多种方式向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普及劳动法律法规,提高其法律意识和纠纷预防意识。联合相关部门,积极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多元联合调处工作,依法保障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五)进一步提升为民服务水平。坚持仲裁为民的工作理念,继续开展服务下沉,创新便民服务机制。加强效能建设,利用调解建议书等方式及时化解矛盾,延伸仲裁服务触角。继续开展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进一步提高裁决书等文书制作的质量,提升仲裁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