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G01721439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益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文磊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益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负责人力资源市场开发建设和管理工作。 |
|||
住 所 |
益阳市迎宾东路555号 |
|||
法定代表人 |
文磊 |
|||
开办资金 |
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
|||
举办单位 |
益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1 |
1 |
|||
网上名称 |
益阳市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中心 |
从业人数 |
12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 况 |
严格按照《条例》和实施细则朋友关规定办理变更登记。2024年10月,变更了法定代表人,由杨龙辉变更为文磊;同时变更了住所,由益阳市益阳大道1089号变更为益阳市迎宾东路555号。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公共就业服务有声有色。我市举办各类招聘会351场,其中市本级举办招聘会198场。全市为3263家企业发布岗位信息15.5万余个,4.9万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人岗初次匹配率达31.74%。通过收集服务对象现场招聘会反馈表进行分析,企业等服务对象对我市人力资源服务满意度99%。 (一)是夯实企业服务保障,强化用工帮扶。不断深化企业用工服务体系建设,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及时了解企业用工需求,积极做好企业用工指导服务。建立台账记录企业招工情况,依托“益阳智聘”“湘就业”平台,动态更新招聘信息台账,以助企业减少用工成本,促进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二)打造专属招聘盛宴,聚焦重点群体。针对高校毕业生,以“大中城市联合招聘高校毕业生”、“百日千万招聘专项活动”为主题,抢抓高校毕业季,邀请益阳上百家企业参与省内高校巡回招聘、召开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涵盖多个行业和领域的就业岗位。此外针对农民工、残疾人、女性求职者、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开展“小而精”的专场招聘。 (三)构建多样化招聘形式,激发就业活力。跳出求职招聘固有的圈层,主动积极拥抱各大广场、商圈,避开白天高温时段举办了十余场“招聘夜市”。有效搭建起了满满烟火气的求职人员与用工单位双选平台,获得了群众的好评。积极优化“益阳智聘”平台个性化简历、扫码进场、大数据统计分析等功能,实现招聘求职全程无纸化、智能化。 (四)持续优化公共就业服务,提升就业质量。持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功能,面向各类服务对象,提供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服务。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推动服务资源下沉基层。实施就业公共服务人员能力提升计划,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服务人员队伍。 (五)多元化规范运行,打造零工就业服务体系。一是全方位完善复合功能。聚焦生活、就业、管理等不同维度,不断增强零工市场的复合功能。细化零工市场标准配套设施,优化洽谈交易、遮风避雨、防暑防寒等基础功能,扎实落实消防安全、应急管理等有关要求,确保公益性零工市场建设、运行安全。二是即时性精准匹配信息。根据零工时效性强、流动性大的特点,建立零工“即时快招”服务模式,设立零工信息快速发布通道,拓展招聘对接形式,简化求职登记流程,分职业(工种、岗位)现场对接洽谈,即时确认结果,促进供需快捷匹配。三是全链条拓展多元服务。通过设立“零工服务窗口”,开设“线上零工市场”,延伸设置“零工驿站”,全面提供岗位供求、快速对接、培训推荐、就业帮扶、劳动咨询等“全链条”就业服务,保障零散务工人员“进得来、留得下,有活干、能挣钱”。 二、人事档案服务精细精准。目前市本级共管理人事档案73866份,其中国有企业改制职工档案50582份,高校毕业生档案20578份,企事业单位员工档案2585份,其他流动人员档案121份。 (一)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2024年共办理档案存入510份,档案转出741份。并对这些档案进行了详细的登记和整理,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已完成75614卷档案的消毒、整理、分类、编目、装订、装盒等工作;条目著录、标引、录入1329450条;扫描、图像命名、图像处理、数据存储3019939页。 (二)人事档案服务标准化。优化档案查阅流程,建成档案管理应用平台,方便群众调档、查档和办理退休业务。受理正常退休办理申报2341人、特殊工种退休申报351人、病退287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受理358人,接受电话业务咨询约7800余人次。依托益阳人力资源服务公众号推出自助查档、在线档案咨询、预约等贴心服务,同时提供线下档案电话预约、节假日预约和窗口延时错时预约等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理查档业务。 (三)防范人事档案安全风险。严格执行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同时,定期对档案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三、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目前流动人员支部有流动党员63人,其中跨县流动25人、跨市流动15人、跨省流动23人、失联党员25人(其中4人停止党籍)。 (一)做好流动党员的转出工作。定期在线上通知支部流动党员严格按照规定流程转移党组织关系,认真审核流动党员的转出申请,及时开具线下党组织关系介绍信,并加强与接收党组织的沟通协调,确保流动党员能够顺利、准确地接入新的党组织,2024年流动支部已转出5人。 (二)加强组织建设,完善管理机制。定期对流动党员信息进行排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对流动党员进行及时登记和更新,掌握其流动去向、常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基本情况。同时,通过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与党员保持密切联系,定期了解其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 (三)落实流动人才党员思想教育。打破地区限制,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思想教育,通过微信群聊等方式引导他们深入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无 |
|||
绩 效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情 况 |
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