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2024年度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湖南省益阳市气象局)
作者:    发布日期:2025-05-30 17:36:08    文档来源:市委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446888235K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湖南省益阳市气象局

 

定代表

蔡前进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湖南省益阳市气象局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大气探测及大气环评、防雷、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报和产量预报、气象科研和实用技术推广及专项预报服务、气候资料及资源开发利用、人工影响局部天气。

    

益阳市秀峰西路321号

法定代表人

蔡前进

开办资金

9066(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湖南省气象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066

11190

网上名称

益阳市气象局.公益

从业人数

60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2024年工作完成情况 (一)以党建为统领,干事创业氛围向稳向好 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推进益气奋发党建品牌创建和四强支部建设,开办益气学堂。连续五年获评地方绩效评估一类单位。联合市人社局、市总工会成功举办全市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个人全能第一名获评益阳市技术能手”“益阳市五一劳动奖章称号。一人荣获全省县级气象业务竞赛个人全能三等奖。强化法规窗口管理,一人获评益阳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工作成绩突出个人。 (二)全方位融入,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 一是防灾减灾气象服务成效显著。631递进式预警叫应服务在3轮低温雨雪冰冻、6次强对流、14轮强降水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发挥显著作用,启动气象灾害应急响应10次,发布各类气象服务材料844期,气象预警信号530期2130县次169.6万人次,乡镇暴雨临灾警报226期6.8万人次,地质灾害风险临近预警144期9.5万人次。特别是6月21日晚至7月2日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古楼乡24小时降雨量469.2毫米突破了我市气象监测站点24小时降水极值,精准气象预报预警和叫应服务助力全市安全转移32649人,实现人员零伤亡。 二是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精细。为全市各地元宵喜乐会、两会、端午节龙舟赛、三考、金塘冲水库开工仪式、旅发大会、花鼓戏汇演、交通大练兵、羽毛球挑战赛等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建设提供精细气象服务保障,服务成效显著。 三是乡村振兴气象服务稳步推进。与市农业农村局签署共同推进气象为农服务提质增效合作协议,联合印发《2024年益阳市农业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加强省级稻虾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在南县麻河口设立稻虾观测基地,建设两套稻虾监测系统,为探索稻虾共作气象服务指标。联合大通湖区特色水产产业发展中心开展大闸蟹专题气象服务,拓展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四是人工影响天气工作进一步加强。2024年市委一号文件明确由市气象局牵头加快推进农村人工影响天气增雨抗旱能力建设。全市人影工作计划和作业方案获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批复;新购置人工增雨燃气炮作业装备2套,弥补火箭作业空域申请难度大的不足。全市新增人影地面作业点7个,总数达到64个。市县两级实施地面人工增雨火箭作业19次,发射火箭弹44枚,为缓解旱情、蓄水保水、森林防灭火及空气质量改善等贡献气象力量。 (三)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动事业发展 一是积极推进气象高质量发展。推动市政府在市气象局召开2024年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会议,8个县市区政府和16个市直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唐杰副市长亲自部署全市气象高质量发展工作主要任务。2023年气象高质量发展评估全省排名第7,比上年度上升2位。市县两级气象部门地方财政预算分别增长10万元至130万元不等。 二是有力提升精密监测能力。完成安化和赫山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站、赫山温室气体站选址。完成全市区域站升级改造、安化3D激光测风雷达、5个国家站双套站热备份改造建设,益阳雷达双偏振升级和技术标准统一等建设有序推进。安化雷达项目已获市政府同意,目前正在加快选址工作。 三是一体推进台站基础设施建设。成功争取到2024年全市气象基础设施建设中央财政小型基建项目688万元。目前建设基本完成。以市气象局与县政府合作形式推动安化县局、资阳区局的气象业务平面建设。 四是积极筹建大通湖区气象局。3月联合大通湖区管委会向省气象局申请成立大通湖区气象局。4月底大通湖区气象局筹建办正式驻区办公,气象工作获区委区政府高度肯定。11月区编委批复成立大通湖区人工影响天气事务中心,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人员5名。目前大通湖区气象局筹建事宜已获省局党组研究同意,有望在近期获得中国气象局正式批复。 (四)多举措推进,强化专业气象服务工作 强力推进省市联动开展两重项目气候可行性论证,在全省率先与市发改委联合发文率先实现项目突破。全市专业气象服务收入1511.65万元,较去年同比增长6.5%。 (五)多维度监管,促依法履职见行见效 防雷安全监管纳入对各县市级政府的安全生产考核体系,自主研发益气奋发微信小程序,对全市423家重点防雷单位的防雷检测实行在线监管。联合应急等部门深入开展《湖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宣贯,制定双随机一公开实施方案,深入全市8个县市区开展防雷安全专项检查,对2家防雷检测中介机构不规范行为进行监督检查及行政执法。十部门联合印发《益阳市气象监测设施统筹规划建设和资源共享管理办法》,统筹加强全市气象监测设施建设管理。 (六)多层次规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人获评高级会计师,2人获评气象高级工程师,3人获评气象工程师,1人纳入市州正高培养计划,1人列入人才青年英才计划。从优从严选拔管理干部,提任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各1名。气象人才成功纳入地方人才工程体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有待提高 安化西部仍存在较大雷达监测盲区,农业气象观测站点不足导致土壤墒情监测能力偏弱,暴雨预警信号的准确率提前量有待提升,稻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仍处于起步阶段,任重道远。 (二)事业运行保障困难依然突出 受经济下行影响,地方财政吃紧,争取地方预算和项目资金的难度倍增;房地产市场断崖式滑坡,导致防雷技术服务效益难以维系,市县两级气象机构运行和职工同城同待遇保障困难陡增。 (三)部门内部规范化管理亟待加强 2024年省局党组对益阳市局开展了巡察,反馈了4个方面15条较为突出的问题,涉及公务用车、公务接待、选人用人、县局三重一大决策等方面,深刻暴露出我局在内部管理上存在的明显短板,亟待改进提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以巡察整改为抓手,做好后半篇文章,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引领干部职工谋事干事成事,在全市上下凝聚起比学赶超、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二)全力做好气象防灾减灾工作 强化对县级业务服务的指导,进一步落实631递进式预警叫应服务机制。进一步完善气象风险预警业务流程,提升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气象风险部门联合精细化预警能力。持续加强抗旱、大气污染防治、森林防灭火人影工作。 (三)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和水平 加强与农业部门合作,推进农业气象观测站网建设,强化与农业部门联合会商预警,提升气象为农服务能力。主动融入益阳国家稻虾生态产业标准化示范区创建,推进稻虾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力争2~3年内形成稻虾共作气象服务全流程标准体系。 (四)推动单位重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加快推进监测预警信息化工程、防灾减灾气象能力提升工程、雷达升级改造工程等在益项目实施,织密全市精密气象监测网。积极争取益阳安化新一代天气雷达立项。继续推动各县市区局落实双财机制,增加地方财政预算。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