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年度报告公示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公示(益阳市重点项目办公室)
作者:    发布日期:2019-05-23 14:53:47    文档来源:市编办    已浏览: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430900G0172068X0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18  年度)

 

 

 

 

 

 

单 位 名 称

益阳市重点项目办公室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益阳市重点项目办公室

宗旨和

业务范围

负责重点项目前期、在建项目的调度、协调和管理工作。

   

益阳市赫山区鹿角园路123

法定代表人

匡华清

开办资金

24(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财政补助(全额))

举办单位

益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4

24

网上名称

益阳市重点项目办公室.政务

从业人数

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我单位严格按《条例》和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执行,2018年无变更登记事项。

在市委、市政府及市发改委党组的正确领导下,重点项目建设推进顺利。 一、进展情况 市级重点项目。我市重点实施的315个项目,总投资2000.6亿元,年计划投资504.2亿元,1-12月完成投资542.3亿元,为年计划的107.6%。市“六个10”工程重大项目。我市2018年“六个10工程”重大项目31个,总投资259.2亿元,年计划投资60.2亿元,1-12月完成投资77.6亿元,为年计划的128.9%。省“五个100”工程重大项目。我市2018年省“五个100工程”重大项目19个,计划总投资194.1亿元,年计划投资43亿元,1-12月完成投资61.4亿元,为年计划的142.7%。省级重点项目。2018年,省政府下达的省重点建设项目中涉及我市的项目共计27个,总投资422.3亿元,年计划投资158.2亿元,1-12月完成投资174.5亿元,为年计划的110.3%。 二、主要举措 (一)突出顶层设计抓部署。一是出台了《益阳市产业兴市暨产业扶贫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明确了总体思路,提出了重点培育十大产业(食品加工、新材料及新能源、茶产业、电子元器件、机械装备制造、文旅康养、纺织服装、数字产业、船舶制造、生物医药),全面开展六大行动(发展动能转换行动、发展质量提升行动、发展模式升级行动、市场主体壮大行动、重点项目推进行动、产业脱贫攻坚行动),努力强化三大保障(人才、资金、环境)。二是印发了《益阳市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重点实施“六个10”工程。在我市19个省“五个100”重大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产业、科技创新、产品创新项目12个,总量达到31个;同时,加入了重点支持11家企业上市的内容。三是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2018年重点项目建设工作的通知》,全年实施300个以上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500亿元以上,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5%;确保我市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贯彻实施全省“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确保产业投资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0%以上。四是印发了《益阳市产业项目建设百日会战实施方案》,通过百日会战,加快引进项目的落地、储备项目的开工、收尾项目的竣工投产,确保省“五个100”、市“六个10”和全市重大产业项目全面开工建设,推动全市产业项目建设上台阶。 (二)突出高位推进谋联动。一是活动带动。由市委书记、市长带队,率领四大家领导、各区县(市)及市直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开展全市性的项目建设推进活动。2018223日,深入区县(市)及园区,开展了“促项目进度、促企业开工”活动;410日,深入省“五个100”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现场,调研项目推进情况;518日,开展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巡回视察活动;920日,国、省人大代表调研视察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情况;928日,举行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签约一批、开工一批、竣工一批重点项目推进活动;201912日,举行全市“产业项目建设年”开门红巡回观摩活动。二是领导联点。建立和完善了“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抓到底”的领导联点推进工作机制。对全市重点项目,明确了市级责任领导和县级责任领导,市、县领导每月深入项目现场一次,掌握项目进展情况,了解影响项目建设的问题,进行现场调处。三是跟踪服务。由服务项目的工作班子开展跟踪服务,确保及时发现问题、调处问题,切实履行好工作职责。四是会议调度。市政府召开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议,主要听取各区县(市)、市直有关单位、项目单位的汇报,重点调处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2018年全市召开了8次专题调度会议,分别由市委书记、市长或常务副市长主持,调处解决了一批问题。五是劳动竞赛。20187月,市政府组织了全市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暨重点工程劳动竞赛活动,省重点建设项目单位职工积极参加,占据两个方阵,通过劳动竞赛,有力助推了各项目建设队伍之间的互学互助的积极氛围,掀起了项目建设新高潮。 (三)突出模式创新促审批。为优化政务服务,解决项目审批难题,我市着力打造了 “一号申请”“一窗受理”和“一网通办”的政务服务新模式。全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市、县“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建成运行,“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全面推进,“多头联审、多评合一”正式试行,实现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只跑一个窗,可办多家事”的目标,政务服务效率有效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取得实效。申请类事项网上可办率达98%,办理时限平均压缩50%以上。2018年,益阳市获评全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创新示范市。 (四)突出问题导向抓落实。一是实行“一单三制”推进机制。即问题清单、交办制、督查制、销号制,实现问题调处“全程可控、流程可查、责任可追”。2018年共收集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各类问题63个,其中:在8次全市重点项目专题调度会上向各区县(市)、市直单位下达问题交办单16份涉及25个问题。这些收集的问题和交办的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二是实施违建整治“铁锤行动”。为解决重点项目征地拆迁和用地问题,全市范围内开展为期三年的违法建设整治行动。2018年共组织开展拆违行动768次,拆除违法建筑总量60.12万平方米,清除抢栽抢种苗木75.9万株。三是全面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出台了《益阳市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实施方案》,提出了82项重点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要求,对重点任务实行工作台账管理,定期进行督查;制定了《益阳市重点项目施工环境考核评价工作方案》,对各区县(市)每个季度开展一次施工环境考评,对排名末位的区县(市)由市政府主要领导约谈其主要负责人。四是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为优化施工环境,开展了项目建设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年各级公安部门及时处置各类项目建设矛盾纠纷500余起,刑事拘留72人,取保候审18人,办理治安案件77起,治安拘留106人。五是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市发改委、市重点办多次对省重点建设项目安全生产情况进行了专项督查,督查中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识、标牌等设置不到位的情况要求立刻整改。省重点建设项目全年未发生安全责任事故。 (五)突出考核奖惩求实效。一是责任目标考核。主要考核完成投资、开工建设、谋划立项、问题办结、环境优化等方面的情况,对市“六个10”工程(包括省“五个100”工程),安排了1000万专项奖励资金;对市重点建设项目(包括省级重点项目),安排了100万专项奖励资金。二是绩效评估考核。将责任目标考核结果纳入绩效评估考核,在我市《2018年区县(市)重点工作绩效评估指标》中,项目建设(包括省级重点项目)在100分总分中占23分。三是对项目单位考核。对市“六个10”工程项目(包括省“五个100”工程)安排了1.5亿元的产业发展引导资金。四是高速公路专项考核。对2018年年底通车的马安高速公路建设环境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奖励”的专项考核,主要考核高速公路沿线的区县(市)及乡镇指挥部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红线内外遗留问题处理进度、阻工处置的工作效率、专项经费支付管理、施工单位与业主评价等内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联系电话:  报送日期:20190129